“在工業史上,新技術代替舊技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生幸運之事就是發現和順應這個潮流。”
這是《浪潮之巔》一書的作者吳軍在談及技術替代的必然性時提到的一種觀點。而在殘酷的商業世界中,有些企業因固守基因錯失時代,也有一些借轉型重獲新生。即使是那些曾經定義行業的巨頭,終究要在新技術浪潮面前回答同一個問題:如何持續引領?
當這個問題拋向百年松下時,其給出了明確且堅定的答案——積極地擁抱浪潮。
眼下**大的浪潮無疑是AI。如何在AI潮流中錨定新坐標、穿越周期,成為松下當前乃至未來必須解答的命題。
松下控股株式會社集團CEO楠見雄規近年5次來訪中國后曾這樣表達,“只有在中國市場獲勝的企業,才能在全球勝出。”而眼下的中國正是全球商業市場中,少數對AI技術進行大規模投資的國家之一。
松下在中國又一次敢于“日日新”,針對AI領域的戰略圖景也在各種嘗試中日漸清晰。
時代賦予的機遇——向上游挺進
面對紛繁復雜的AI市場,一家公司到底應該站在浪潮**前端,去比拼底層大模型技術或終端應用能力,還是加入供應鏈端,做產業發展的幕后支持者?松下選擇扮演“橋梁”的角色,去連接兩端。
據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透露,中國市場,2025財年上半年(4月-9月)整體銷售增長了3%,而利潤大幅增加24%。這當中,包括高性能電容器、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貼片機的銷售表現頗為突出。

圖: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
上述產品是AI算力設備所需的核心元器件和關鍵材料。IDC的報告顯示,AI算力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幾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6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460.3EFLOPS,市場規模將達337億美元,為2024年的1.77倍。IDC預計,2024-2029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6.8%,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62億美元。
作為全球AI服務器產業鏈的關鍵供應商,松下提供的核心元器件產品包括導電性高分子電容器、“MEGTRON”多層基板材料、高精度貼片機以及伺服電機、傳感器等產品。2024年面向AI服務器的電容器銷售額翻倍,面向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MEGTRON」的銷售額增長70%,伺服電機、傳感器等也實現了超三成的增長。

圖:高分子電容器

圖:MEGTRON系列多層基板材料
豐富的產品種類以及穩定的產品性能等,是松下元器件的優勢所在,國內很多知 名企業都在使用松下的相關產品。為了進一步強化在該領域的布局,松下也在加速投資。
2023年9月,松下電子材料(廣州)第四工廠投產,投資7.9億元,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主要聚焦5G電子材料,投產后總產能提升1.3倍。松下電子材料(蘇州)新項目已于去年10月開工,投資6億元,將建5萬平方米智能綠色工廠,生產集成電路新材料,滿足半導體等尖端領域需求。而在今年9月開始動工的松下電子材料(上海)新工廠,投資額為1.2億元,投產后將實現產值翻倍。三家工廠總計投資15.1億元。
“在全國三個城市同時進行新的工廠建設,這(對松下來說)是比較少見的情況。”本間哲朗強調。
在生產端,松下也構建了AI驅動的全鏈路優化體系。例如物流智能動線系統通過場內場外一體化AI調度,實現倉儲物流全流程智能化;視覺AI解決方案作為“感知引擎”,結合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對生產線上產品的實時視覺檢測,可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分類,對產品質量進行全過程檢測、設備預測性維護等智能化決策。
創新,再創新——向用戶靠得更近
在“橋”的另一端,松下與用戶緊密連接,以搭載AI技術的智能家電、空間、服務及解決方案等,將AI能力融入生活、生產場景。
在第八屆進博會上,作為八屆“全勤生”的松下帶來全球**的四筒全熱泵洗烘護一體機Alpha G5。

圖:松下全球首 創四筒全熱泵洗烘護一體機Alpha G5
和市面上常見的洗衣機有所不同,Alpha G5共有四個洗衣筒,可同時進行洗烘操作。其內置由76顆智能芯片組成的α-Agent智核中樞,能通過對衣物材質的識別、污漬分析,精準匹配洗烘參數,實現高度集成與高效洗護。
在創新交互體驗方面,α-Chat AI語音助手基于大數據AI模型,用戶通過自然語音指令即可下達全流程洗護指令,簡化操作流程。搭載的首 創α-Watch智控星環,可從機身取下,隨時隨地操控四筒洗護狀態。
在松下的產品中,AI技術并非單獨存在于某個產品上,而是向空間系統延伸。其推出的“1+N+X家庭智聯空間系統”旨在通過1個中心鏈接多種家電。以廚房場景為例,系統可根據冰AI 攝像頭識別食材種類和保鮮狀態,自動推薦食譜并聯動烤箱、微波爐等設備完成烹飪,用戶只需一句話即可激活所需場景,從而“解放用戶雙手”。
“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把所有的家電產品或者是住宅設備的產品連接起來,為某個家庭或個人提供各種新服務。”本間哲朗說,這是松下在AI應用方面的未來目標。
事實上,對于不少外企來說,要直接使用中國大模型技術存在一定挑戰。但本間哲朗認為,松下可以做到在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的同時活用中國的AI技術。
以AI產品為基底,松下還在將業務范圍從生活空間拓展至公共空間。此次松下參展進博會的主題便是“美好生活從家延伸到城市”。
與居住空間相關的產品是松下的傳統優勢項目所在,包括洗護、冰箱、廚電、小家電等各種品類。消費者在自己的居所內使用家電的需求幾乎都能在松下找到對應的產品得以滿足。而松下會通過一套有機系統將住空間內的產品以人性化、便捷的方式相聯結。
這種系統性的服務理念同樣顯現在松下持續加碼的養老社區業務上。此前松下與國內雅達集團合作的“雅達·松下社區”項目,就是松下智感健康(Wellness Smart,簡稱WS)事業的落地成果,引入了松下的健康養老理念和科技智能產品。松下參與了社區的配棟規劃、景觀營造以及空間設計等。通過一站式體制,展開全齡共生健康社區、文旅、租賃等多種業態項目,目前在全國已達41件。未來,松下計劃繼續借鑒過往在養老社區方面積累的經驗,在中國推廣相應的整體解決方案。
好的方案背后少不了優秀的技術團隊支持。為了進一步強化自身在AI領域,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研發能力,松下很好地踐行了本土化理念。
一方面,作為集團海外**大的研發中心,松下電器軟件開發(大連)有限公司內有1050名工程師專注智能家電、車載系統等領域開發,除了為家電、空間產品提供AI大模型解決方案以外,其自主研發的小型語言模型(SLM)在保持毫秒級響應速度的同時,實現離線環境穩定運行,徹底解決智能家電的隱私與連接問題。
另一方面,松下信息系統(上海)有限公司除為松下提供解決方案外,還為百余家其他企業提供各類服務,包括智能制造、智慧辦公等領域。2024財年,該公司營收達4億元。
松下將人才視為AI戰略落地的核心驅動力。其將DeepSeek、阿里巴巴通義千問等大模型接入內部系統,覆蓋員工的日常工作場景。未來,松下計劃從職能業務的基礎AI應用,逐步拓展至更多重點業務領域,實現核心業務場景的深化應用和全面賦能。
“在中國,為全球”——從家到城市
百年松下已在中國走過47個年頭。松下剛入華時,中國區業務在松下整體的營收比例還不到2%。那時的中國市場,對松下而言更多扮演組裝廠的角色。
但如今,中國在持續吸收和發展新技術,中國業務也逐步拓展到占據松下整體業務24%的體量。松下在這里慢慢培養出多達3000家的供應商隊伍以及本土化的研發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在上海的松下電器全球采購(中國)有限公司,原來的主要任務是將國外采購的零部件供給在華企業,現在已實現“大反轉”,變成向中國的3000家供應商采購零部件材料或者是模塊、生產設備,提供給全球松下的兄弟企業。
“我是一個中國改革開放輝煌過程的見證者,也是松下中國業務成長的見證者。”本間哲朗說,現在已經有很多松下中國研發的創新產品開始為全球市場供貨,明年這個規模還會繼續擴大。
在本間哲朗看來,進博會是松下展示自身,同時加強與中國企業界人士溝通的重要平臺和窗口,屬于“全球戰略性展會”。因此,松下多年來舉集團之力積極應對。
作為進博會的“全勤生”,八年來,松下持續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實現“展品變商品、商品變爆品、構想變現實”的落地轉化,在服務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松下也依托“China for Global”戰略,將中國市場的創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場。
今年,松下在進博會5.1H消費品展區B3-01展臺亮相,整個出展面積達903平方米。其主要整合三大重點事業板塊,描繪“從家到城市”的美好生活圖景——住空間展區圍繞中國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展示定制化居住方案與嵌入式家電,詮釋“好房子”的實踐路徑,還帶來全新喜馬拉雅嵌入式廚電等系列新品;公共空間展區重點呈現松下為移動出行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車軟硬件、軌道交通站臺門解決方案以及面向智能制造領域提供的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還重點推出了搭載AI的智能家電展區以及Panasonic Design展區。
松下每一年出展的主題和內容都緊隨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和消費者的趨勢,今年的戰略重點聚焦在AI。
據松下方面介紹,松下展臺的設計理念是“Finder”,就像是透過相機的取景器一樣,可以觀察各個區域的世界。松下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同時也有意讓外界借助松下更好地理解中國市場。

圖:第八屆進博會松下展臺
本間哲朗本人也在中日商貿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橋梁”角色。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日本商會會長。此前他不斷向外國的企業包括日本企業在內宣傳如何利用進博會立足中國。
松下顯然是眾多日本大型企業中擁抱中國市場、擁抱非常積極的公司之一。這是這家百年企業對時代浪潮的主動回應,更是對松下幸之助經營哲學的當代傳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松下將繼續為制造業的智能化與全球化轉型書寫新的范本。